依恋(attachment)—书单

2020-02-12
#Booklist #Education

1. 推荐书单

2. 依恋理论的描述

2.1 张琳琳《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

  •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认为,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一般指母亲)在照顾与被照顾的互动中会建立起强烈的情感联系,这被称为依恋关系。与父母建立了亲密而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能够信任父母,愿意与父母沟通。父母能够尊重、理解和接纳孩子,就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知方式。这些孩子深信自己是被爱着的,是值得爱的,同时,他们也信任和爱着父母及这个世界,因为父母代表了他们最初所接触到的世界。

  • 被深爱着长大的孩子往往会自信、有底气,他们也会遭遇伤害、背叛,但不会因此怀疑自己的价值,他们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弹性面对痛苦。这样的孩子往往对别人、对这个世界都充满善意,满怀信心,内心有爱。他们不会因这种善意就对人性无知或盲目乐观,而是因为被爱充分滋养过,对人对事的态度更加从容和淡定。无论他们未来从事什么工作,选择哪一种人生道路,这样的孩子往往都自带温暖和有力量的气场,吸引与自己同频道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 亲子关系比任何具体的教养技巧都重要。当父母能够给孩子创设一个有安全感的、被爱及被尊重的环境,孩子不紧张、不焦虑、感受到足够的爱和支持时,孩子才会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发展和解决问题上。神奇的是,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和无条件的接纳时,孩子更可能朝着父母希望的方式发展。如果亲子之间未能建立起亲密和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不信任父母、听不进父母的话,无论父母掌握多少育儿技巧,想要施加给孩子多少正向的影响、传递多么先进的观念、提供多么好的受教育条件,这些作用几乎都可以等同于零。即便孩子迫于压力而选择服从,也会出现一系列的情绪与行为问题。

  • 这就是我特别想与大家分享的最省力、最有效的育儿秘籍,那就是爱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与孩子建立健康、安全、亲密的依恋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养成和建立良好的习惯和三观。育儿就是要把功夫做在前面,打下好的基础,尤其是在0至6岁的学龄前阶段,而不是在孩子出现了问题之后忙着补救、善后。

  • 因此,要建立与孩子的安全依恋关系,不仅需要真实的相处和陪伴,还需要父母了解依恋关系的本质,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依托依恋理论的相关研究、多年的心理学实践及养育孩子的亲身经历,我认为具有较强的建立亲子关系能力的父母拥有以下特质:

    1. 能够给孩子充分的爱和滋养,注重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
    2. 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对待,认可孩子拥有其自身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3. 接纳孩子本身的个性、特质,按照孩子的天性引导或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塑造和改变孩子。
    4. 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自由意志,并在安全的范围内让孩子自由探索,而不是横加干涉。
    5. 有较强的共情能力,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孩子。
    6. 重视情绪管理,有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以平和、稳定的情绪与孩子相处,并且注重对孩子情绪的引导和管理。
    7. 能够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自己与孩子的边界,也鼓励孩子维护其自身边界。
    8. 既能与孩子一起玩,又能给孩子足够的空间;作为家长既能够独处,也能够与他人相处。
    9. 有较强的成长性,不惧怕变化,并会主动地应对甚至创造变化;做一个真实的人,不追求做完美无缺的父母,能够面对自己不够强大甚至有时脆弱无助的情况,并积极寻求帮助,也因此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2.2 李维榕的《家庭心理治疗系列》

  • 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指的就是母亲与子女间的千丝万缕。母亲的心态愈不安宁,孩子的感觉就愈不安全,不知不觉地就会依伴着母亲,不能放手。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现象,并非有意造成。孩子生下来,就与母体互相依附,接收彼此的讯息,这本来是一个最自然的现象。但是万一母亲在情绪上存有焦虑,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全。

2.3 《丰盈心态养孩子》3.2父母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

  • 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比(John Bowlby)和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提出的,这一理论奠定了之后由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西尔斯博士提出的依恋养育思想的基础。依恋理论证实,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与母亲(或照顾者)形成了良好的依恋关系,那么这个孩子在为人父母后,也能与自己的孩子和他人形成安全稳固的情感依恋。这种依恋关系建立在母亲(或照顾者)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上。这一理论给那些阅读了《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的新一代母亲们带来了巨大影响。从很多方面来说,这种影响无疑都是有益的,因为它让许多母亲在孩子幼年时选择待在家里,留出足够多的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让孩子们获得安全感,形成情感的依恋。

  • 从很多方面来说,这种影响无疑都是有益的,因为它让许多母亲在孩子幼年时选择待在家里,留出足够多的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让孩子们获得安全感,形成情感的依恋。

  • 对于没有安全感、总是焦虑的父母来说,学着放手让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就是培养自身的依恋情感,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明情感依恋只能在幼年时期养成。实际上,有大量的证据证明,情感依恋在成年之后也完全可以习得。除非母亲能从他人身上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否则她是无法从根本上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消除焦虑的。

  • 另外一种对情感依恋理论的错误解读是,一旦思维定式在幼儿时期形成,那么这种依恋将无法再获得。这是对人类适应能力的轻视。我和先生在教养课堂上曾经谈过一个很普遍的公式:亲密关系+管教=顺服;恶劣关系+管教=叛逆。这是根据麦道卫博士的著作《6A的力量》提出的。

  • 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没有这个基础,任何依恋都不会发生,所有的限制也会被认为是控制。然而,一旦奠定了这项基础,我们就需要考虑养育的高层次情况,通过培养和管教孩子的态度和习惯,培养负责任的孩子。没有外部的压力和训练,孩子永远都不会成熟,永远保持着孩子的状态,被自身的感情和欲望所奴役。当下很多悲剧的产生都源于家庭对孩子无条件的溺爱,忽视对成熟度和负责任个性的培养,以及父母过于注重孩子外在表现是否良好。真正安全的情感依恋,是指父母足够成熟、勇敢和智慧地把爱与管教都给予孩子。

2.4 玛德琳·莱文在《教好你的孩子》中进一步阐述依恋理论

  • 当父母表现出温暖、支持、稳定以及情感的协调时,孩子们才能习得安全的情感依恋。成长于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才能在未来探索世界时充满信心,在处理各种压力时信心百倍。有安全感的孩子们一般自我感觉良好,并感觉值得被爱。

  •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那些能力不够的父母与孩子们之间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这些父母总是太过着急,自身情感不健全,难以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由此一来,这些孩子与他人形成健康关系的能力就被损害了,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而且,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不是在与他人相处时有困难,就是怀疑自身。这表明,我们或多或少都可能成为我们父母的样子,用父母教养自己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所以总会有人说这句话,“简直不能相信,我越来越像我妈妈”。

3. 维基百科-依附的四种类型

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是一种心理学、演化、动物行为学理论,旨在探讨“人际关系”:二或多个个体间的感情纽带。依附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幼童因为社会与情感需求,而至少与一名主要照顾者发展出亲近关系,否则将造成其心理与交际功能长久的不健全。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将来,无庸置疑地有重要的影响,而依附理论和教养息息相关。研究一般认为,不论其他先天与后天的因素,教养本身对子女将来的成就有20%至50%的影响。

3.1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一个安全型依附的小孩在陌生情境中,当主要照顾者(普遍为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可以自由地探索环境,和陌生人互动,当主要照顾者离开时可能会难过哭泣,当主要照顾者回来时,小孩会很快地靠近照顾者寻求安抚。安全依附有助社会及情绪的发展,婴儿才能适应与亲本分离致力于探索环境,而发展出自我概念,此理论其具影响性。

3.2 抗拒型依附(Resistant-attachment)

或称矛盾型依附。此类型的小孩即使当主要照顾者就在身旁时,面对探索和陌生人时依然会感到焦虑。当照顾者离开时,小孩会非常的沮丧;当照顾者回到身旁时,小孩又变得很矛盾,明明想跟照顾者保持亲近却充满愤怒,当照顾者开始注意他时又会想要反抗。

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此类型的婴儿的母亲/主要照顾者特性为:照顾能力差、不懂得如何满足婴儿的需求、不一致的行为。

3.3 逃避型依附(Avoidant-attachment)

此类型的小孩会回避和忽视主要照顾者的存在,在照顾者离开或回来不表现出情绪。照顾者在时不去注意;照顾者离去亦显不出紧张痛苦;照顾者去而复返非但不表高兴,反而回避或很慢才向前迎接;陌生人出现时无特殊反应。小孩不会去探索环境不管谁在那里。小孩面对对待陌生人和照顾者是一样的。不管谁在这个环境,也没有太多的愤怒。

逃避型小孩的母亲/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没耐心、对婴儿不敏感或表现出负面的反应、并拒绝身体接触等反应。逃避依附的婴儿表现出退缩、孤立、对学习没兴趣、缺乏动机,也可能会缺少人际关系。

3.4 混乱型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

此类型的小孩没有固定连贯的反应方式。会依据环境的回应来表现反抗或回避。小孩经历过受惊吓的照顾者或令人害怕的照顾者。因为人际互动是不稳定的,所以导致孩子无法有一致性的反应。面对照顾者,一般的孩子看到照顾者所理解的自我,如同一面完整的镜子,而混乱型依附的孩子看到照顾者所理解的自己,如同从一面破碎的镜子看见自己。

4. 延伸阅读

依恋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1944年他进行了一项关于44名少年小偷的研究,首次激发了他研究母子关系的兴趣。随后,他开展了一系列“母亲剥夺”的研究并指出:在个人生活的最初几年里,延长在公共机构内照料的时间和/或经常变换主要养育者,对人格发展有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