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解决方案》的读书笔记
本页内容完全来自于: 排出湿热毒 无病一身轻-李国强编著。
1. 14种除湿热食物
-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之功,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等症,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 苦荞麦:味苦、性寒,具有除湿解毒、疗胃疾、益气力、续精神等作用。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胃病患者等不可少的食疗佳品。
-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历代中医将它作为消水肿、利小便之用,可以用来治疗各种水肿病。
- 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临床多用于脾虚挟湿证以及暑湿证等。
- 冬瓜:性凉,味甘、淡,归肺、大肠、小肠、膀胱经,具有润肺生津、化痰止渴、利尿消肿、清热祛暑、解毒排脓等功效,可用于暑热口渴、痰热咳喘、水肿、脚气、胀满、消渴、痤疮、美容、瘦身、健脾胃等。其皮、肉、瓤、子都具有食疗功效,可谓一身是宝的清热祛湿菜。
- 荸荠:性寒,味甘,归胃、肺、肝经,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清热、消食除胀等功效,是清湿热的“地下雪梨”。
- 丝瓜:性凉,味甘,归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解毒通便、润肌美容、通经络、下乳汁等功效,尤其是凉血解毒的清热作用最强。因此非常适合在盛夏季节里清湿热毒。
- 空心菜:性寒,味甘,归肝、心、大肠、小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鼻出血、便秘、小便不畅、便血、尿血、痔疮、痈肿等症。
- 荷叶:性平,味苦,归肝、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等症的治疗。
- 南瓜花:性凉,味甘,归脾、胃经,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黄疸、痢疾、咳嗽、痈疽及结膜炎、乳腺炎等诸多炎症。
- 鸭肉:性寒,味甘、咸,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消肿除积、清热健脾、改善虚弱水肿等。
- 兔肉:性凉,味甘,归脾、胃、大肠经,具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清热止渴的作用。
- 泥鳅:性平,味甘,归脾、肝经,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止虚汗等功效。
- 鲤鱼:性平,味甘,归脾、肾、肺经,具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安胎通乳、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各种水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等症的辅助治疗。
2. 13种中药有效除湿热
-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水肿、脾虚诸证及心悸失眠等症的治疗。
- 藿香:性微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等作用,常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手足癣等的治疗。
- 葛根:性凉,味甘、辛,归脾、胃经,具有解表退热、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等功效。
- 连翘:性微寒,味苦,归心、肺、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等功效。
- 车前草:性微寒,味甘,归肝、肾、肺、小肠经,能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祛痰止咳、渗湿止泻。适用于湿热内郁之水肿,泌尿系感染时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暑热泄泻、菌痢,肝经有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视物昏花等症。
- 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利尿、消肿止痛等功效,可以治疗小便不畅等病症。
- 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等功效,临床上常用它来治疗脾气虚弱、食少腹胀、大便溏泻、水肿、痰饮、小便不利、湿痹酸痛、气虚自汗等症。
-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等功效,临床常用来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
- 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可以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湿热带下、湿热疮疹等多种湿热病证。因为苦参味苦,外用也可。
- 蛇床子:性温,味辛、苦,有小毒,具有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以及湿疹、湿疮、疥癣、瘙痒等症。
- 金银花:性寒,味甘,无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症。
-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症。
- 大黄:性寒,味苦,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实热便秘、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咽喉肿痛、胃热呕吐等症,都可以用大黄治疗。
3. 经典名方
藿香正气散
材料:藿香90克、白芷30克、紫苏30克、半夏曲60克、厚朴(去粗皮,姜汁炙)60克、陈皮(去白)60克、大腹皮30克、桔梗60克、白术60克、茯苓(去皮)30克、炙甘草75克,生姜、大枣适量。
方法:将前11味中药共研为细末,每取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100毫升,热服。如欲出汗,覆盖衣被。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可以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导致的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症。
防己黄芪汤
材料:防己12克,黄芪15克,甘草6克,炒白术9克,生姜、大枣各适量。
方法:将以上诸药研为末,每次取15克,加生姜4片,大枣1枚,同入锅煎煮,去渣取汁温服即可。
功效: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风湿,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等症。
平胃散
材料:苍术120克,厚朴90克,陈皮60克,甘草30克,生姜汁、生姜片、大枣各适量。
方法:先将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成黄色。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烤至香熟,陈皮洗净、焙干,甘草烤黄。将上4味药一起打成粉。每次取6克药粉,加水300毫升,放入生姜2片,大枣2颗,一同煎至180毫升,去渣取汁,每餐前空腹温服。
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适于湿困脾胃所致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者。脾虚无湿者及阴虚之人均忌服。
五苓散
材料: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克(去皮)。
方法:上五味,捣为散,每次服用3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用于治疗外有表证、内停水湿所致的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肿、泄泻,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还用于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龙胆泻肝汤
材料:龙胆草(酒炒)6克、炒黄芩9克、山栀子(酒炒)9克、泽泻12克、木通6克、车前子9克、 当归(酒炒)3克、生地黄(黄酒炒)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
方法:将以上药材加水煎服。每日2次。亦可用丸剂,每服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本方适用于肝胆实火证和肝经湿热证,证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女性带下黄臭等。
二陈汤
材料:法半夏(汤洗7次)、陈皮各150克,白茯苓90克,甘草(炙)45克,生姜片、乌梅适量。
方法:上药为粗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脘痞闷、呕吐恶心、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等症。
六君子汤
材料: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生姜片、大枣适量。
方法:把以上药材一同研成细末,加生姜3片,大枣2枚,一同加适量水煎,温服。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连朴饮
材料:川黄连3克,制厚朴6克,石菖蒲3克,炒香豉9克,制半夏3克,芦根60克,焦栀子9克。
方法:水煎温服。
功效: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因湿热霍乱、湿遏热伏、升降逆乱引起的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八正散
材料: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500克,灯心适量。
方法:把以上药材一同研成细末,每服6克,加水1杯,加适量灯心煎至七分,去渣温服。(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10克,以灯心煎汤送服。)小儿依具体情况酌减。
功效:清热泻火、利尿通淋,适于湿热淋证,见尿频尿急、排尿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孕妇及虚寒病者忌用。
三仁汤
材料: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5克。
方法:将所有药材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8碗水,浸泡2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成3碗药液,每次服1碗,每日3次。
功效:清利湿热,宣畅气机。适于湿温初起,表现头痛恶寒、面色淡黄、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等症。
4. 祛湿除热小食方
绵茵陈煲鲫鱼汤
材料:白鲫鱼1条,绵茵陈15克,蜜枣3个,食用油,姜、盐各适量。
方法:将白鲫鱼治净,吸干水分,用食用油煎至两面焦黄;绵茵陈洗净;姜切片;汤锅注满热水,将鲫鱼与绵茵陈、蜜枣、姜片一同放入其中,大火煮开15分钟,转中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湿热,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羸。
五枝汤
材料:桑枝、槐枝、桃枝、柳枝、榆枝各49条。
方法:将以上5种材料先用纱布包好,用多于材料10倍的水量浸泡30分钟,接着再煎煮30分钟,倒入浴桶中,再加适量温热水,开始洗浴即可。
功效:驱瘴毒,疏风热,养血脉,除湿除痒。
三物香薷饮
材料:香薷10克,白扁豆、厚朴各5克。
方法:先将香薷、白扁豆、厚朴冲净,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清水浸泡20分钟;大火烧开,继续煮5分钟,关火。将药液取出,冷却后服用。
功效:此饮可解表、祛暑、化湿、和中,适于暑期感冒、发热、腹泻等症,能有效防治空调病。
苡仁芡实汤
材料:薏苡仁30克,芡实15克,白术5克,沙参10克,枸杞子10克。
方法:将薏苡仁、芡实、白术、沙参、枸杞子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加入其他材料,再次煮沸后,再用小火熬煮40分钟即成。
功效:健脾益气,祛湿,养阴润肺。
甘蔗马蹄茅根汤
材料:甘蔗200克,马蹄100克,白茅根20克,胡萝卜300克,新鲜瘦猪肉300克,盐适量。
方法:将白茅根、甘蔗、马蹄、胡萝卜、猪瘦肉洗净;甘蔗切成块;马蹄去皮、拍扁;胡萝卜去皮切块;瘦猪肉下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捞出洗净。将所有材料一同放入汤煲中,加清水适量,小火慢煲2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滋阴,利尿排毒,袪湿补肾,解毒护肤。主治湿热口疮、小便短赤、皮肤瘙痒、湿疹等症。
薏苡仁木瓜粥
材料:薏苡仁30克,木瓜10克。
方法:将木瓜、生薏苡仁洗净后,倒入砂锅内,加冷水适量,先浸泡1小时左右,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慢炖至薏苡仁酥烂即可。喜甜食者可加入白糖1匙,稍炖即可,宜每天或隔天1次食用。
功效:祛风利湿,舒筋止痛。此粥适用于湿邪偏盛,肌肉关节重痛,身体沉重,或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
苦荞粥
材料:小米50克,苦荞麦50克。
方法:将小米和苦荞麦洗净,将苦荞麦事先用清水浸泡一会儿,然后和小米一同放入锅中,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除湿解毒,健脾养胃。
赤小豆桑白皮汤
材料:赤小豆60克,桑白皮15克。
方法:将赤小豆和桑白皮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至豆软后,饮汤食豆即可。
功效:清热利水,健脾利湿,利尿消肿。可以用于脾虚水肿或脚气、小便不利等症的治疗。
扁豆薏苡仁粥
材料:白扁豆50克,薏苡仁5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
方法:将白扁豆和薏苡仁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5~8小时,大米洗净,与浸泡好的白扁豆和薏苡仁一同放入锅中(连同浸泡过的水一同倒入锅中),大火煮开后,小火继续煮约1小时,煮至薏米和扁豆熟烂后即可。吃的时候可以加入白糖调味。
功效:健脾益胃、利湿化湿、消暑清热,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身热烦渴、消化不佳者有助益。
鲫鱼冬瓜汤
材料:鲫鱼1条,冬瓜300克,油、姜、料酒、盐各适量。
方法:鲫鱼去鳞、鳃、肠肚后,洗净沥干;姜切片;冬瓜去皮,洗净后切块;将鲫鱼下油锅煎至两面金黄,加姜和料酒,用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至奶白色,加入冬瓜块,中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至冬瓜熟软,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生津利水,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香菇荷兰豆炒荸荠
材料: 香菇3朵,荷兰豆100克,荸荠10个,蒜、油、盐、鸡精各适量。
方法:香菇泡洗干净后切片,荷兰豆去老筋后洗净,荸荠洗净去皮切片,蒜拍为蒜蓉;炒锅烧热下油,烧至五成热时,下蒜蓉炒香,随即下入香菇翻炒几下后,再下荷兰豆翻炒,最后下荸荠,继续翻炒至各菜均熟后,加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功效:益中气,清湿热,利小便,消痈肿,解毒等。
清炒丝瓜
材料:丝瓜2根,盐、葱、油各适量。
方法:将丝瓜去皮洗净,切成薄厚均匀的片;葱切末。锅中放油烧热,放入葱末爆香,倒入丝瓜片不断翻炒,待丝瓜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除湿。
空心菜猪腰汤
材料:空心菜500克,猪腰200克,新鲜车前草20克,盐适量。
方法:将车前草去根须,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10分钟后,去渣留汁;空心菜、猪腰分别洗净后,将猪腰切片,将二者一同放入车前草汁中煮汤,待猪腰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荷叶粳米粥
材料: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方法:荷叶洗净;粳米淘洗干净。锅中加水适量熬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将洗过的新鲜荷叶覆盖于粥上,加盖焖约15分钟后,揭去荷叶,此时会发现粥呈淡绿色,此时再煮片刻即可。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入白糖。
功效:消暑清热,降脂减肥,生津止渴。
南瓜花炒南瓜杆
材料:南瓜花500克,嫩南瓜杆500克,鲜红椒2个,盐、味精、油各适量。
方法:将南瓜花与南瓜杆分别洗净(对花粉过敏的人要除去花粉,且不能嗅),南瓜杆撕去带毛的外皮,切成约4厘米长的段;鲜红椒洗净后,去子,切成小片;锅中加油烧热,下南瓜杆与红椒片,炒熟后,加入南瓜花拌匀,加少许盐和味精,起锅装盘即可。
功效:清利湿热,消肿散瘀。
老鸭汤
材料:老鸭1只,青萝卜500克,姜、盐各适量。
方法:将青萝卜去皮,洗净,切厚块;老鸭宰杀后,去除内脏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水;姜切片。汤煲内加水适量,加入青萝卜块、姜片和老鸭,先大火煲沸后,再调到小火慢煲1~1.5个小时,最后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补虚、健脾养胃、消食、利尿消肿,最适合秋季体内有湿热的人食用。
桂圆豆芽兔
材料:兔肉300克,绿豆芽250克,桂圆干10克,食用油、姜、酒、香油、盐、白糖、淀粉各适量。
方法:将兔肉洗净,切丝,并用盐、白糖、酒、淀粉腌制;生姜洗净切丝;绿豆芽洗净;桂圆去壳。起油锅,放入兔肉丝炒至刚熟即取出,再起油锅,下姜丝、绿豆芽、桂圆肉、盐,炒至七成熟时,加入兔肉丝同炒片刻,下香油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清热解毒,适用于各型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
泥鳅山药汤
材料:泥鳅100克,山药100克,豆腐150克,食用油、生姜、料酒、盐、味精各适量。
方法:将泥鳅宰杀,去内脏,洗净,沥干水;山药洗净,切丝;豆腐切小块;将泥鳅入热油锅中,煎至微黄时,放生姜、料酒,小火煲10分钟;山药放入开水中汆烫,与豆腐一同放入鱼锅中,加足量的清水,煮30分钟后,加味精、盐调味,搅匀后即可起锅。
功效:补中益气,扶正补虚,除湿清热。
黄芪鲤鱼汤
材料:黄芪20克,鲤鱼1条,盐、姜片各适量。
方法:将鲤鱼宰杀,去内脏,洗净;黄芪洗净,和鲤鱼、姜片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至鱼熟后,加盐调味,吃鱼喝汤即可。
功效:健脾养气、利水消肿,对老年或体虚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水肿等症均有一定的辅助食疗功效。
茯苓薏米健脾饼
材料:薏米200克,茯苓20克,黑芝麻20克,红豆100克,清水、白糖各适量。
方法:将薏米、红豆洗净、晒干,磨成粉(也可以买现成的薏米粉和红豆粉);茯苓和黑芝麻也磨成细粉;将几种粉混合均匀,加白糖和适量清水和成面团,然后将面团分成若干等份,填入饼模具中压紧,扣出模具成饼胚,放入铺了油纸的烤盘里,饼胚与饼胚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烤箱170℃预热10分钟后,将烤盘放入,烤20~25分钟;取出,彻底放凉后,放入密封盒保存。
功效: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薏米利尿消肿,健脾止泻,清利湿热;红豆清热利湿,解毒退黄,通利水道;黑芝麻补脾益气。几味搭配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湿邪困脾者食用。
藿香饼
材料:藿香叶200克,面粉、盐、油各适量。
方法:将藿香叶洗净后,切碎,撒盐腌渍一会儿,加入面粉和水调成糊状。饼铛中加适量油烧热,将调好的藿香面糊摊到电饼铛里,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功效:消暑祛湿、芳香化浊,尤其适合湿热交加的暑天食用。
葛根绿豆薏米汤
材料:葛根30克,薏米50克,绿豆50克,猪扇骨500克,姜、葱、盐各适量。
方法:将葛根去皮洗净,切厚块;绿豆、薏米洗净,提前浸泡2~3小时;猪扇骨斩块,汆水,捞出过凉洗净;姜切块,葱切段;锅中加水适量,将以上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生津解渴,清热泻火,防治暗疮,降低血压。糖尿病、胃肠有湿热积滞、胸膈满闷、血热皮肤病者同样适用。
银花连翘猪腰汤
材料:金银花、连翘各10克,猪腰1个。
方法:先将金银花和连翘水煎取汁备用;猪腰一剖两半,去掉腰臊,切成片,加药汁煮熟即成。每日服用1次。
功效:此汤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适用于急性肾炎尿血、水肿等症。
车前叶粥
材料:车前叶50克,小米100克,葱白、盐、味精各适量。
方法:将车前叶洗净切碎,葱白切段,备用;小米淘洗干净,入锅中加水煮粥,待熟时下车前叶、葱段和盐,再煮10分钟,调入味精即成。晨起空腹食用,可以连续服用5~7天。
功效:此粥能清热、祛痰、利尿、明目,适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尿血、水肿、目赤肿痛、咳嗽痰多等症。
蒲公英粥
材料:新鲜蒲公英30克(干品15克),粳米100克,盐适量。
方法:将蒲公英洗净后,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锅中加水适量,倒入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蒲公英碎,继续煮至粥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除湿利尿,可以用于治疗热淋、小便短赤等症。
白术炒米粥
材料:白术15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
方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后晾干,入干锅中用小火炒至米变黄色后,将白术与生姜也炒至变黄,然后将三者一同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止泻、燥湿利水,肠胃不好、经常腹泻者最适合食用。
凉拌茵陈
材料:茵陈蒿嫩茎叶250克,白糖、香油、盐、味精各适量。
方法:将茵陈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切碎放入盘中,加入盐、味精、白糖、香油,拌和均匀即成。
功效:利湿退黄、祛风明目,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两目昏花、夜盲症等病症。
苦参鸡蛋
材料:苦参6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
方法:先将苦参加水400毫升,煎煮约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鸡蛋、红糖入汤内同煮,至鸡蛋熟,趁热将鸡蛋去壳,然后连蛋带汤1次吃完。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蛇床子熏洗液
材料:蛇床子30~50克,白矾0.5~1克。
方法:用纱布缝制一个小口袋,将蛇床子装入口袋中,加水煎成药液;将白矾研为细末,加入蛇床子药液中,每天晚上熏洗患处,直至痊愈为止。
功效:燥湿祛风、止痒杀虫,尤其适合女性阴部湿疹、瘙痒等症。
金银菊花茶
材料:干杭白菊5朵,金银花20朵左右,冰糖适量。
方法:将干杭白菊、金银花洗净后,加入300毫升沸水加盖冲泡5分钟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适合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黄连白头翁粥
材料:黄连5克,白头翁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方法:将黄连和白头翁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煎煮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备用。另取一锅,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熟后,加入药汁。食用时加入白糖调味即可。每天趁热吃2次。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
大黄粥
材料:大黄10克,粳米100克。
方法:将大黄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大黄药汁,再煮一二沸即成。也可以将大黄2~3克研为细末,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剂。
功效:泻下通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泄湿热。适用于热毒炽盛、热结便秘、跌打损伤、湿热黄疸、小便淋涩等。
救必应煲猪瘦肉汤
材料:救必应15克,土茵陈12克,新鲜瘦猪肉200克。
方法:将救必应、土茵陈用清水洗净,瘦猪肉洗净切片,将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煲约1小时,调味即可,饮汤食肉。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止痛,适用于感冒发热、胃脘疼痛、暑湿泄泻等症。
绿豆鸡蛋饮
材料:绿豆30克,鸡蛋1个,冰糖适量。
方法:将绿豆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5分钟,倒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继续煮5分钟左右,关火;将鸡蛋打散,搅匀,然后将熬好的绿豆汤冲入蛋液中,根据个人的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放凉后饮用即可。
功效:用于心脾热盛的口疮患者。
参芪薏米粥
材料:党参12克,黄芪15克,炒薏米30克,粳米80克。
方法:将党参、黄芪、粳米、薏米洗净,用冷水泡透。将全部用料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粥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
芹菜粥
材料:新鲜芹菜60克,粳米100克,盐适量。
方法:将芹菜洗净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倒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加入芹菜,小火慢熬成粥,粥成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平肝,固肾利尿。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口气重的人食用。
三味茵陈茶
材料:茵陈15克,薏苡仁20克,白菊花5朵。
方法:将茵陈、薏苡仁洗净,入砂锅加水适量,煮沸后,用小火煮至剩1碗时,加入几朵白菊花稍沸即可。每天1剂。
功效:清热,除湿,解毒,祛黄。
龙胆草清热茶
材料:龙胆草10克,菊花、槐花、绿茶各5克。
方法:将以上几味药草茶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泻肝胆、清热、明目、凉血,主治肝经实火导致的眩晕、头痛、目赤肿痛、耳鸣,以及湿热下注引起的小便涩痛、白浊、阴囊湿痒等症。
马蹄芹菜汁
材料:马蹄100克,芹菜100克。
方法:将马蹄去皮洗净,切成小块;芹菜洗净后切成小段;将马蹄和芹菜一同放入榨汁机中搅打成汁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
鱼腥草拌萝卜
材料:新鲜鱼腥草嫩尖200克,萝卜200克,姜、蒜、葱白、盐、酱油、白糖、鸡精、醋、芝麻油各适量。
方法:将将鱼腥草、萝卜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鱼腥草、萝卜放入盘中,放入姜丝、蒜粒、葱粒、芝麻油、醋、酱油、鸡精、盐、白糖拌匀即成。每日2剂。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痈。
枇杷清肺饮
材料:枇杷叶12克,桑白皮15克,黄芩、连翘各10克,金银花9克,甘草3克。
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藿香芦根饮
原料:广藿香10克,鲜芦根20克,白糖适量。
方法:先将鲜芦根和广藿香加适量水煎煮,然后取汁,兑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化湿。
马齿苋饮
材料:新鲜马齿苋适量,鸡蛋1个。
方法:将新鲜马齿苋洗净捣烂后,用纱布绞汁(50毫升左右),再将鸡蛋打开,取蛋清与马齿苋汁和匀,冲入适量沸水即可趁热服用,每日1剂,连服2周。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止带,适用于湿热型赤白带下。
加味玫瑰花茶
材料:玫瑰花5克,龙胆草5克。
方法:将玫瑰花和龙胆草一同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冲泡后即可饮用。
功效:疏肝解郁,清热利湿。
大金钱草粥
材料:新鲜大金钱草50克(或干品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方法:将金钱草洗净、切细,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放入淘净的粳米及冰糖,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同煮为稀粥。每日1剂,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此粥通淋排石、利胆退黄,适于慢性胆囊炎患者服用。
木香槟榔茶
材料:木香5克,槟榔2克,青皮2克,大黄1克,茉莉花茶5克。用法:将木香、槟榔、青皮,加适量水煎煮成药液后,趁沸时冲泡茉莉花茶,冲饮至味淡为止。
功效:理气除湿,用于湿热阻结型两胁刺痛、腹满胀、不欲饮食、头目眩晕等症。
枣仁薏苡小米粥
材料:酸枣仁10克,薏苡仁30克,小米50克。
方法:小米淘洗干净备用;酸枣仁和薏苡仁洗净,倒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关小火慢煮约半小时,加入淘洗好的小米,一同煮为稀粥,一天不拘时饮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安养心神,健脾养胃。
菊花茯苓汤
材料:菊花、土茯苓各15克,冰糖适量。
方法:将菊花用清水浸泡片刻,去杂质,洗净沥干备用;土茯苓用清水浸泡后,洗净沥干,并切成薄片备用;炖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土茯苓片,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15分钟左右,再加入菊花和冰糖,继续炖3分钟,滤去杂质,即可随时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可缓解湿热型头痛。
杞菊地黄饮
材料:枸杞子3克,菊花3克,牡丹皮3克,山药6克,茯苓6克,泽泻6克,山茱萸6克,熟地黄6克,冰糖适量。
方法:将上药洗净后,混合放入砂锅中,加水约2000毫升,小火煮沸半小时,代茶饮用即可。每日1剂,每天分3次饮服,饮用时可灼情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除湿热、清热泻火、养血滋阴,可预防眼睛老化及肝肾阴虚引起的眼睛干涩、视力减退、健忘、头晕及失眠等症,也适合湿热型高血压患者饮用。
金钱草汤
材料:鲜金钱草50克。
方法:将鲜金钱草洗净后,加水约500毫升,煮沸5分钟左右即可。每天1剂,分3次温服。
功效:清热利尿、利胆排石,适用于膀胱炎、尿路结石、胆囊炎、肝炎、前列腺炎等症。
加味白扁豆粥
材料:车前子15克,白扁豆30克,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
方法:将车前子装入药袋中,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备用;白扁豆、薏苡仁、粳米分别洗净;先将白扁豆、薏苡仁与车前子药汁一同加水适量熬煮,待白扁豆、薏苡仁煮至半软时,加入粳米,一起熬煮成稀粥即可。每日2次,早晚服用。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绿豆双叶银花粥
材料:绿豆30克,粳米100克,金银花、荷叶、竹叶各10克,冰糖适量。
方法:先将金银花洗净后加入适量水,小火煎煮至汁水有馥郁金银花香后,滤去金银花渣后冷却,做成金银花露备用;将荷叶和竹叶洗净,放入锅中,再加适量水,烧开后转小火煎煮10分钟,滤去荷叶与竹叶后取汁冷却备用;将绿豆与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胀,放入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用大火煮沸,兑入银花露及竹叶、荷叶汁,改用小火缓熬20~30分钟,至粥完全熟透;加入少量冰糖调味后即可关火,放凉后食用即可。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尤其适合暑热感冒患者食用。
加味赤豆汤
材料:陈皮4克,赤豆30克,花生仁30克,红枣10枚。
方法:将以上材料分别洗净后,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熟后,食用即可。
功效:健脾燥湿,主治脚气肿痛。
玉米须荷叶茶
材料:玉米须20克(鲜者40克),荷叶10克(鲜者30克)。
方法:将玉米须与荷叶分别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左右,取汁代茶饮用,连续饮用2~3个月。
功效:清热利湿,利尿,降脂化浊。
苍术除湿粥
材料:苍术15克,生薏米、粳米各50克。
方法:苍术洗净,用纱布包好,与生薏米、粳米同时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粥熟,去药包,即可服食,分早、晚空腹服,每日1剂,连服3~7日为1疗程。
功效:健脾祛湿。
参术茯苓粥
材料:党参10克,白术10克,白茯苓10克,粳米100克。
方法:将党参、白术、白茯苓水煎后去渣取汁;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再加水适量煮粥即可。空腹食用。
功效:益气补虚,健脾养胃,清利湿热,补益气血。
茅根蜜豆饮
材料:鲜白茅根20克,蜜豆50克,泽泻15克,冰糖适量。
方法:将白茅根洗净切段,与洗净的泽泻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20分钟,捞去药渣,放入蜜豆,继续煮沸后即可。每日1剂,温饮药汁吃豆。
功效:清热除湿、凉血解毒,适于皮肤瘙痒及湿疹患者服食。
当归蒸鲤鱼
材料:鲤鱼1条,当归10克,川芎5克,枸杞子、黄芪各15克,盐、黄酒、姜丝、葱丝各少许。
方法:将当归、川芎、黄芪和枸杞子洗净,加入水和黄酒共2碗煮成1碗后取浓汁;鲤鱼处理干净后,与煎好的药汤一同放入大碗中,上屉蒸至鱼熟;出锅后,加少许盐,撒上姜丝和葱丝,再将药膳汤趁热淋上几次即可。
功效:补气利水,健脾养颜。能帮助改善下肢循环差、手足冰冷及久坐、久站引起的足部及腿部肿胀。
荷叶苦瓜茶
材料:荷叶干品20克(鲜荷叶50克),苦瓜干10克。
方法:将荷叶与苦瓜干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5分钟左右,关火;荷叶和苦瓜都不要取出,一同倒入大杯中,代茶随意饮用。如果觉得味道苦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冰糖。
功效:除湿热,利水消肿,减肥消脂。
养颜消斑汤
材料:百合30克,白芷10克,香附10克,白芍15克,糯米20克,蜂蜜适量。
方法:将百合、白芷、香附、白芍、糯米5味,加水500毫升,煮取汁200毫升;再加水煎,取汁200毫升;将2次汁液混合后,加入蜂蜜,调匀后即可食用。
功效:疏肝理气、养颜消斑、祛风除湿,非常适合脸上长黄褐斑的女性服用。
冬瓜海带汤
材料:冬瓜100克,海带结100克,油、盐、姜丝、鸡精各适量。
方法:将冬瓜去皮、瓤后洗净切块;海带结洗净;锅烧热,倒入油烧热后,将冬瓜块煸一下,倒入适量清水,下海带结、姜丝,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煮至冬瓜熟软后,加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功效:利尿消肿、清热利湿,适合有眼袋的人食用。